阆中:川明参从“土特产”蜕变“金名片”
4-15
大阆中发布
来自四川
大阆中
目前,川明参进入采收季节,我们种植的有1000多亩,大概有鲜货800余吨,正在加工。
据记载,我市种植川明参有300多年历史,早在2009年便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。目前,全市种植川明参近4万亩。作为特色道地药材,其加工过程尤为重要,直接关乎最终的药效与品质。今年3月,五东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建成3000平方米标准化加工中心,刚从地里采挖出来的川明参被工人们填装进机械设备,脱皮、清洗、燎煮、冷却,数道工序一气呵成,经过晾晒最后烘干,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主要是解决川明参的无硫加工,从我们的脱皮到燎煮晾晒,最后到烘干到储存,第一节约了加工成本,第二我们的市场面扩开得更广,对我们的效益增加更高。
近年来,园区还依托成都大学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持,进一步规范了川明参初加工技术。确保每一道工序符合《川产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程》要求。
川明参是我们阆中的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中药材。前期它主要作为农产品,我们老百姓以药膳的方式食用,还有辅助一些药用。在未来,我们预期将川明参通过四川省的食品地方标准发布了以后,它可以做产品的食品精深加工。
随着“科技+人才”赋能,五东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的川明参产业实现了从“卖鲜货”到“卖干货”的转变。田间的鲜参“变身”为高附加值的商品,村民们不仅守住了土地的“本利”,更尝到了产业升级的“红利”。随着川明参食品加工的四川省地方标准出台,阆中川明参将“名正言顺”地成为食品加工原料,川明参的销售市场也将得到极大拓展。
下一步,我们将做好中药材的精加工、深加工,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同时,带动老百姓就近就业,实现共同富裕。
来源丨无线阆中客户端
本文来自网友发表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,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!